近期关于谷爱凌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,其实当初走红时,就有很多感觉营销力度太大,有点不正常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如今回头再看,确实这一切看起来更像是一场“生意”。
如今曲终人散,大家各自离场,网友还是单纯欣赏她的好身材也好,不要上火。
其实归化球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,无论是足球篮球这样的大型项目,还是冰壶滑雪这样的冷门项目。
看看法国足球队大家就明白了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非洲球队。
大家可以简单的将归化球员认知为“雇佣兵”。
冰雪类项目很多都是贵族项目,比如一套冰壶就大几十万,国内能有多少家庭可以承担,甚至接触到的孩子也是零星可数。
这样的项目又怎么能产生优秀的运动员?
可是要举办冬季奥运会,国内这方面的人才太少,那怎么办?
只能选择请雇佣兵了。
其实谷爱凌并非是特例,当时有很多归化球员,只是如此成功的仅她一人而已。
谷爱凌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,母亲是来自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。
她的运动天赋和赛场能力毋庸置疑,而她的高颜值和好身材也是天生适合“造星”。
能成为体育明星的女运动员必然是有着不俗的颜值,比如惠若琪。
靠着自己的外形条件,谷爱凌一跃成为爱国体育明星。
配合上营销团队打造的人设,谷爱凌在国内的地位越来越高。
谷爱凌代言雅诗兰黛,元气森林,凯迪拉克等等超过20多家大品牌厂商代言。
而她的平均代言费是150万美元。
可想而知,光是代言费她就已经是财富自由了。
可惜她是否真的爱国已经不重要了 。
商家靠着她代言广告赚钱,消费者认同她的“回归”而买单消费。
她自己也是赚的盆满钵满,如今赛事已经过去,
已经不需要谷爱凌来撑门面,所以一拍两散倒也是合理正常。
未来即便是身披美国队服参加比赛,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谷爱凌在获得金牌后就开始进入名媛圈,常常出现在社交场合的她,也是全场的焦点人物。
腾讯体育还特别为其制作了《谷爱凌:我,18》这样的纪录片。
通篇都是在描述一个天之骄子的强悍人生。
可以说无论是哪一方,都想将谷爱凌塑造成一位极其优秀的青年领军人物,
凭心而论,这个出发点是好的,用来激励当代中国青年奋发图强,努力工作生活。
只是当过度营销之后,就会引起大家的反感。
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天赋,大多数人只是平凡的。
而且她的母亲是业余滑雪教练,这让谷爱凌从三岁开始就接触到滑雪。
母亲从小到大带谷爱凌参加各种兴趣班,每一个都试试,最后试出来她的滑雪天赋。
这样的家庭条件就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。
所以谷爱凌的成功并不具备复制性,我们可以学习她的努力精神,但不要妄想复制她的成功之路。
其实当初谷爱凌归化,多少是帮助中国队获得了金牌,挣到了面子。
如今出色完成任务,回到自己原来的生活,也算是合情合理。
再用“爱国情怀”留住她,现在是没有道理的。
毕竟滑雪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太过于遥远了。
体育所要传达的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,而不是一定要用金牌来装饰门头。
就像中国足球,实在是发展不起来,那又有什么办法。
即便是11个归化球员帮助中国获得了世界杯冠军,可这个真的有意义吗?
对于归化球员,大家觉着真的有必要吗?
欢迎大家留言评论。
标签: